新竹市港南金城湖是個著名的賞鳥勝地,附近的海堤也是新竹地區觀賞海濱植物的絕佳景點之一。港南海埔新生地堤防內的植物相雖以經濟作物為主,然而堤防上及堤防外的坡地與高潮帶,卻因潮汐周期性之浸淫、艷陽曝曬、及季風期強勁的風砂摧殘,土質非常乾旱,強風之中又夾帶著大量鹽份,不適一般植物生長,反而成為海濱植物的天下。金城湖海堤外的地表環境可概分為高潮帶、乾砂帶及堤防帶等三大區域。新竹地區每月兩次大潮分別發生於農曆初三與十八。
新竹市的海岸線北起南寮南至南港,總長約十七公里,屬離水堆積海岸,潮差達三公尺以上,退潮時會露出一公里以上寬廣的潮間帶,是北台灣最大的海濱濕地。先民在這廣大的潮間帶靠著撿拾貝類、捕捉漁獲、養殖牡蠣為生。漸漸形成道卡斯族的聚落地,稱「番山」。在清朝文獻《淡水廳志》中,將「香山觀海」列入全淡八景,可見其美。香山溼地不僅夕照漂亮,溼地中的生態更是豐富多樣。美麗的貝殼、張揚的螃蟹、靜謐的海灘,加上橙紅夕陽,就是香山濕地迷人之處。新竹市政府於90年12月公告本區為野生動物保護區。風情海岸地處美山里,92年呂副總統有感於新竹海岸線的殊勝美景,又新竹以風聞名,居民素重情義,輝映此美,故以「風情海岸」誌之。